仁心包万理,这就是心为太极、心具太极[42]之说的真正含义。
性只是心之道理,心所本具,不是心中别有一个性,性中别有一个心。知觉思虑是性情的自我知觉、自我思虑(其中有格物穷理的环节,不论),从性上说,是自我显现,从心上说,是自我知觉。
[49]《论语集注》卷七,《四书章句集注》,第149页。这既可以看作是心主性情,也可以看作是心兼性情。心的最原初的意义就是生,朱子对此有很多论述。这是心统性情说的一个主要观点,即确立情感在心灵中的地位,突出情感在生命中的重要作用,不只是从视听作用即知觉上说心而已。所谓心之德,是从心上说仁,心就是仁,仁,本心之全德,就是讲本心的。
人之情,本但可以为善而不可以为恶,则性之本善可知矣。[15]《朱子语类》卷六十二。人类的存在价值就在这里。
原来,两个物字是从不同层面上说的,一个是观念上的理,一个是存在之理,不能将观念之理说成是存在之理。从存在上说,有此天地之理便有此天地之气发育流行,绝无先后之可言。[38]《乾卦传》,《周易本义》卷一。不过,从他的基本观点看,应是后者。
[24]《答王子合》,《朱子文集》卷四十九。任何逻辑推理,都有前设条件,而这些条件是不能证明的。
[33]《答廖子晦》,《朱子文集》卷四十五。这所谓即,是相即不离的意思,不是是的意思。但是二者又能合在一起,构成具体事物,这就是不离。就观念这一方面说,朱子运用了逻辑的方法,将理气截然分开论其先后,用他的话说,就是截断言之,不害其有先后也[24]。
不过,朱子也有自己的一套解释方法。第三节体用合一是存在的基本方式 朱子除了将理气说成是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关系,还将理气说成是本体与作用的关系。且如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,毕竟理却只在这里。所谓形而上,是指无形无象不可感觉只可思维的原理或规则。
但是,气之发育流行依据发育流行之理,这就是他所说的理在气先,这也是朱子理性主义的主要表现。[26]《答王子合》,《朱子文集》卷四十九。
一原者,万物来自一个本原之理,无间者,万物和它的本原之间没有任何间隔和界限。[40]《答何叔京》,《朱子文集》卷四十。
朱子是在两种情况下谈到理先气后的。[48]实体就是真实之体,只能在事物上理会,如果离开了事物求实体,就是将实体看成悬空之物,这样的实体是不存在的。无是气,则是理亦无挂搭处。[4]《答黄商伯》,《朱子文集》卷四十五。[40]朱子虽然沿用了周易和程氏传中的象这一词,但是,象实际上代表所有由气所生成之物。[14]形而上与形而下相即不离。
照他所说,理气本无先后之可言,但是推上去时,却如理在先,气在后相似[20]。否则,天地人物依据什么而存在?气又如何发育流行?可见,他不是从存在上论先后,而是从存在之何以存在的本体上论先后。
这要看从哪种观点去说。朱子也不是这样的存在主义者,朱子是重视本质的。
物象是标示具体事物的,象者物之似也[37],有模拟之义。如木之有根,浮屠之有顶,但太极之理却不是一物,无方所,无形象,只能在阴阳中存在而为所以然之根据。
这样,理和事物之间便是本体与功能、作用的关系,而不是西方哲学所说的本体与现象的关系。但是,朱子的这句话很难从观念论解释通。朱子说:精粗一贯,元无两样。但是将其变成存在问题,即所谓本质先于存在,问题就复杂了。
所谓气相近而理不同,是从个体殊异的观点解释万物的,一物有一物之理,各不相同,但所有的物都是由气生成和构成的,从这个意义上说,盖天地之间一气而已[6]。一是程颐有贞元之气,气之所由生、真元自能生气[30]之说,此说对朱子有影响。
这本来是不成问题的,但是,由于朱熹同时又有理先气后之说,结果就造成解释上的困难,似乎以为理在时间上先于气而存在。这也就是《中庸》中所说的莫现乎隐,莫显乎微,隐微之理就在天道变化运行的过程中显现。
[44]《答何叔京》,《朱子文集》卷四十。这就是说,观念上可以而且必须区分,但实际上不能而且无法分离,这就是不离不杂之说。
从理论上说,气是存在范畴(有时空),理是本质范畴,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,才能说明朱子的真实思想。[50]他之所以提出兼体用、该隐费而言道,正是为了说明大化流行即是道体流行。[13]《答刘叔文》,《朱子文集》卷四十五。朱子的理,又有似于观念或概念,但又不是观念论,因为理既是观念性的(只是一个道理),又是事物所具有的,即物必有则,不仅存在于人的心中而且存在于万物中,人与物既有区别,又有统一性。
朱子运用了逻辑推理,也有其本体论的承诺,他是以理为存在本体。只是由于理是本,才有所谓先后之说。
魏晋玄学、隋唐佛学与宋明理学都用这对范畴表述其本体论思想。朱子所说的理生气,究竟是理生出气,还是依据天地之理而生出天地之气,这两种回答是不同的。
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。[28]山河大地会陷之说是一个假设之词,但是能说明很多问题。
文章发布:2025-04-05 16:26:49
本文链接: http://bnly8.onlinekreditetestsiegergerade.org/18619/2430.html
评论列表
鱼有没有乐,在认识上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,但是在自我体验中,完全可以说,鱼有一种乐。
索嘎